为啥还有人力挺董明珠的谬论?
最近董明珠频频上热搜。
原来,她在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上,说到了用人问题。
她觉得格力的人才培养要年轻化,不以年龄、资历来衡量,关键要有创新能力、责任心,敢于拼搏。
很正确吧,基本上所有企业都会这么说,都想这么干。
可没几秒画风一转,她说:" 绝不用海归派,只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。"

你很难想象吧,格力这么大的企业竟然不用留学生。
你更难想象的是,具体理由:" 海归派里有间谍,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,我只能保守地选择。"

什么?
因为海归派里可能有间谍,所以我格力不用;
因为不用海归派,所以我格力只用国内高校培养的人才。
你可能觉得这逻辑哪里不对,但一时又说不上来。
没关系,往下看,让你觉得不对的东西还有很多。
这样的逻辑自洽不自洽不知道,反正这几年董明珠特别爱这么说。
2020 年时说:
格力 1.5 万研发人员没有一个外国人,也没有一个海归派。

2021 年时说:
要强大自信的关键在于人才,这方面格力没有一个海归派,更没有一个所谓的国际人才。

2022 年时还表示:
不是否定海归派,是一种企业的文化认知。

2023 年时说:
大家都认为外国的天空比我们的蓝,我从来不这样认为!

到了今年,不仅说不用海归派,还说海归派里有间谍,自己分不清,所以干脆一概不用。

虽然董明珠几乎年年讲这套观点,但里面不是没有变化:
以前只说不用海归派,现在还说海归派里有间谍;
以前只说研发人员里不用海归派,现在拓展到所有人员。
就像很多事物一样,不可避免地扩大化。
也让自己的观点彻底出圈。
那董明珠说的对吗?
首先,如果企业在 *** 时黑纸白字注明不招留学生,这是有就业歧视嫌疑的。

其次,虽然大家对海归派祛魅了,说现在的海归不是 90 年代、00 年代的,很多英联邦水硕的水平恐怕都没国内二本高,那要他们干啥。
可认定海归能力不行,始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判断。因为没有数据表明海归们完全不行,很多网友的发言也都是身边统计学。
再次,用海归派里可能有间谍所以不招来当借口,更是无稽之谈。
因为你把海归派换成 " 闲豆腐脑党 "" 不喝椰汁党 " 也成立啊。
我也可以说,不喝椰汁的人里有间谍有叛徒,所以我一概不用。

(图源陈奕迅、李荣浩电影《卧底巨星》)
你又没有数据表明多大比例的海归做过间谍,你就不能以偏概全,一杆子打倒一片。
这里还容易招致回旋镖。别人会问你,非海归里有没有间谍,你是不是也无法识别,那是不是你干脆什么人都不招得了。
这时候有人要说了,真有外泄案例啊,所以董明珠不得不防。
实际上当他们把图放上来的那一刻就在打董明珠的脸。

一,几个外泄案例都是 2023 年及以后的,可 2020 年董明珠就说不用海归工程师。
二,去搜索引擎上,限定时间只要不是本月,搜上面三个案例一个都搜不出来。
所以合理怀疑这些所谓的海归泄密事件是 AI 编造的假新闻。
更何况你自己还舍不得放手海外市场。
现在格力海外营收达到了 148 亿元。

常年占格力总营收的 12% 以上。

如果你要研发人员设计时不泄密,那你又怎么能确保销售人员在海外做生意时就让人放心呢?
关键在于格力真没用过海归吗?
之前王自如担任了数字化渠道改革项目的负责人,参与了格力的信息化变革。
他最出名的一幕是 2023 年发表了这段话:
" 不看工资条,只想找一家离董明珠近的办公室,方便随时汇报。"

结果网友一查发现,2016 年深圳市 " 孔雀计划 "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的获奖者里有他。
入职过格力的他,算不算 " 海归 "?

当然你可能说王自如不算工程师,不搞研发,而董明珠常常说的是研发人员。
那这位干研发的沈总,在日本留过学,又在日本工作好多年,他最后怎么还能在格力成为一个高管呢?


凡事没有绝对,更何况你自己都做不到。
实际上想想就知道,格力这么大的全球企业怎么可能真的一个海归工程师都没有。
尤其是现在,现在的趋势是留学生普遍回国工作。
2023 年,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比例更是连续 5 年超过 80%,创下历史新高;
智联 *** 发布的《2024 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》显示,2024 年回国求职的留学生人数迎来爆发式增长,同比激增 20%,达到 2018 年的 2 倍。

只是很多人一直沉浸于自己的偏见中而已。
比如觉得清北学生出去了就不爱回来。
首先,他们在哪里择业生活是他们的个人选择,旁人无权职责。
其次,数据反而表明清北学生出国(境)比例在显著减少。事实上之前比例一点也不高啊。

当然沉浸于偏见中的人还是不愿意醒过来,本质上不是因为他们不聪明,而是他们在假寐。
他们觉得你就该被我打倒,你就该彻底的身败名裂,仅仅因为你留过学。
可这算哪门子道理啊。
所以还是那句话,海外留学回来的人,他们能力不行,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判断。
确实有很多海归能力不行,这也是事实。
但认定海归是间谍,就是在扯淡了。
我以为这种常识,稍微辨析一下就知道。
有趣的是,很多人本身对董明珠的言论不感冒,但他们看到胡锡进反对、新京报反对后,坚决支持董明珠了。
甚至刷屏:" 凡是鄙视胡锡进的他一定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。"

然后说:质疑董明珠的人一定是收了境外势力的狗粮。

又是立场论了,也把董明珠那套学到家了。
虽说动不动抓间谍的行为没啥逻辑,但耐不住有的人经常使用。
一位网友年纪比较大,仅仅因为不知道宫廷玉液酒下一句,就被很多人认为是境外势力装大陆人,最后还上了热搜。

知乎上有个人分享了自己一次不愉快的经历,结果就因为文章里出现了 " 警察局 " 三个字,就在评论区被认为是 " 非大陆人士 "。

于是这层楼再也没人讨论答主的经历,纷纷开始寻找蛛丝马迹,证明这位答主是特务,这回答专门就是抹黑大陆的。
骂着骂着,后来直接开打。
之前酒泉一个漫展上,有人 cos 漫画角色,结果一个中年单子指责你们穿什么日本的衣服,还殴打在场人员,有的受害者鲜血直流。

还有,成都商场内,背迪奥包的大妈用力推倒未成年 coser,导致其受伤。她还喋喋不休地说:" 崇洋 *** ,就是不学好,任何爱国的人都对你们是歧视。"

当情绪比真相优先,网暴比辩论要爽时,有人就会跟着疯狂。
这些观点和行为充满了让人窒息的地方,我们都该 *** 和反对,结果莫名其妙又在评论区里流行了起来。
有的人玩梗魔怔了,那是吃饱了没事干。
办企业还那么上头的话,就难以理解了。
毕竟办企业最怕的就是立场至上,这会将一群无辜的客户拒之门外,得到难以抹去的差评。
难不成真嫌自己赚太多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