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威士顿AI进化论:解码年报里的工业智能密码

在智能制造与金融科技的交汇点上,一家成立23年的上海软件企业,正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。威士顿(301315.SZ)以工业软件为帆、数据智能为舵,在2023年登陆创业板后,凭借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的多项成果,在新型工业化浪潮中崭露头角。

威士顿AI进化论:解码年报里的工业智能密码
(图侵删)

威士顿披露的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,2024年营业收入2.94亿元,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171.06万元,基本每股收益0.5876元。

年报中还披露了有关AI和研发的不少亮眼信息,可从中预见公司在AI方面的未来布局。

重研发

威士顿的年报中有几个数字值得关注。之一就是研发费用。2024年威士顿投入研发的费用达到2435万元,占营收比例高达8.3%,高于行业平均水平,并且连续两年支出均高于8%。

据披露,2024年威士顿的研发项目包括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安全巡检识别系统、大数据平台管理、MOM应用项目研发、大语言模型应用、数据工厂、威士顿工业AI智能体、无人驾驶导航系统,项目主要覆盖AI、语言模型等等。其中大部分项目研发已经完成。研发重点投向智能制造与数据创新领域,形成了以AI驱动的工业机理模型和智能化解决方案。公司累积的数百项专利、软著、软件产等知识产权,构筑起覆盖智能制造全链条的技术护城河。

威士顿的高研发投入也给产品带来了高附加值。

这种技术驱动的成长模式正在重塑估值逻辑。公司通过研发的工业软件和通用新兴技术软件产品,持续为客户的数字化转型、智能化升级提供富有价值的服务,为客户提升效率、控制成本、产品品质提升进一步赋能。年报显示,公司在软件开发和运维服务合计贡献66%营收。更值得关注的是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三年为正,货币资金储备达6.52亿元,为年均8%以上的研发投入提供安全垫。在资产负债率仅8.22%的财务健康度支撑下,企业形成"研发投入-技术转化-现金回流"的良性循环,这种区别于传统软件企业的价值创造模式,正在资本市场引发价值重估。

公司也披露了未来研发的方向。随着公司整体技术架构的升级以及系统软件或产品向“重应用、轻系统”的平台化、套件化的发展趋势,公司将软件产品MOM、PLM、MRO和DataM及相关算法模型软件等产品进行了相关改造,形成了以产品为基础、可组合、可拆分、可灵活搭建的统一软件服务应用平台,实现按客户所需自由进行产品功能组合和定制化开发,实现了跨产品、跨系统的业务服务组合,使公司的产品向平台化、套件化发展,更具有灵活性和扩展性。

AI产品的商业化落地

商业化成果方面,威士顿的AI产品已形成规模化应用。威士顿的AIGC产品可灵活地切换不同的大模型底座,结合大模型与向量数据库,在文档审核、知识管理场景落地,代码生成推荐率超50%,显著提升开发效率;AI智能体在质量信息采集、设备管理中替代人工判断,推动客户运营成本下降。

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产品架构的深刻变革。公司着力推动MOM、PLM等核心产品向平台化、套件化转型,通过微服务架构重构形成可拆解的"技术乐高"体系。这种"重应用、轻系统"的进化,使工业软件能够像搭积木般自由组合,既满足大型企业个性化需求,又适配中小企业标准化应用。2024年软件开发收入同比增长18.59%,印证了技术架构升级带来的市场穿透力。

在工业智能的主战场,威士顿的AI技术已渗透到生产毛细血管。视觉识别无序除杂算法攻克了烟草行业杂质检测难题,检测精度大幅提升;智能烘桶水分控制模型将工艺参数调整响应时间大大缩短。此外,公司还参建了全球首个自动化集装箱堆场物流库的建设工作,为港口行业的重装AGV提供基于阿波罗平台的多技术融合定位导航系统已交付客户使用。

金融科技战场同样战果丰硕。公司为金融用户提供软件开发、数据运营、数据治理或相关平台运维服务,公司构建的大数据平台管理门户已服务多家头部金融机构。

此外,威士顿还是国产化替代的积极践行者。近些年国家从工业安全战略出发,持续引导工业软件向国产化方向发展,大型制造企业核心工业软件的国产化替代已成为必然趋势。威士顿对工业企业的业务流程、运行机理、数据模型和组织架构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与开发,最终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产品。2024年威士顿完成从英伟达GPU到华为昇腾NPU的全栈迁移,不仅实现AI训练芯片的国产替代,更重构了从底层算法到开发平台的完整技术生态。这种"硬切换"带来的不仅是供应链安全,更催生算法优化新路径。这一技术路线的切换,完成了从芯片到开发软件平台、基础算法模型等全方位的调整。

在金融领域,公司也正在积极布局,把握数据应用和国产化替代带来的商业机会。尽管面临宏观经济压力导致整体营收微降6.32%,但威士顿通过产品结构优化维持了整体35.58%的毛利率水平。非经常性损益中1643.9万元金融资产收益缓冲了研发投入对利润的影响。

未来,公司计划深化“AI+垂直场景”战略,在工业质检、研发协同等细分领域扩大技术优势,同时探索中小企业SaaS模式以降低客户集中风险。依托现有的软件著作权、专利等知识产权,威士顿正从项目制服务商向标准化产品供应商转型。在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车间的关键期,威士顿的进化图谱愈发清晰:向下扎根工业场景打磨"AI+机理模型",向上生长开拓中小企业SaaS市场,横向打通"工业-金融"数据价值链。这种三维立体的进化路径,正在打开国产化软件企业的价值新空间,威士顿的AI与大数据技术的商业化路径渐趋清晰。

  • 专栏丨“关税海啸”冲击非洲经济
  • 复星保德信人寿董事长人选落定,曾明光任职资格获批
  • 创业失败的95后:从抖音转战小红书,我决定再试一次 | 在春天许一个愿望⑪
  • 【专访】布鲁盖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科克加德:如果特朗普一意孤行,美国肯定会衰退
  • 见微知沪|最大力度消费补贴,最大程度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
  • 力合微:5月13日将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
  • 魔都眼丨人形机器人“华山论剑”:拳击赛缺席,足球赛抢镜
  • 一家五口发病,只因一道家常菜!医生:春季高发,易聚集性感染
  • 特朗普将前往密歇根州汽车工人聚集地 庆祝就任总统一百天
  • 尾盘突发!大牛股“地天板”,游资出手!万亿级市场,商业航天利好公布
  • 干旱持续广西累计投入2.9亿元支持农业恢复生产
  • 央行行长潘功胜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,重磅发声!
  • 特朗普关税前,扎克伯格抛售股票套现超50亿元
  • 鞍钢矿业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刘炳宇调任中铝集团副总经理
  • 百年造车标准的新投射,解密“最智能奔驰”的技术密码
  • 关键词: